除了成本加成和差异化,餐饮店还有哪些定价策略?

发表时间:2024-11-23 14:23作者:食际教育

餐饮店的运营中,除了常见的成本加成和差异化定价,还有多种有效的定价策略可供选择。食际教育将从竞争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以及心理导向定价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些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竞争导向定价策略


此策略主要依据市场竞争状况来确定价格。随行就市定价法,餐饮店需密切关注周边同类型店铺的价格水平。例如,若所在区域多数中餐厅的招牌菜品定价在30 - 50 元之间,那么新店在制定该菜品价格时就应参考此范围,使自身价格与市场行情相符,避免因价格过高或过低而失去竞争力。这样能在市场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形象,吸引顾客的同时也能维持合理利润。


再者是投标定价策略,适用于承接大型餐饮活动订单,如企业年会、婚礼宴席等。在参与投标时,餐饮店要综合考虑自身成本、期望利润以及竞争对手可能的报价。先对活动所需菜品、服务、场地布置等成本进行精确核算,然后结合市场行情和自身定位给出一个既有竞争力又能保证盈利的价格。


比如,在一场有多家餐饮店竞争的婚礼宴席投标中,一家店根据自身高品质菜品和优质服务的优势,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略高于平均报价但提供丰富的菜品选择和个性化服务,赢得订单。


二、需求导向定价策略


该策略侧重于根据顾客需求和消费心理来定价。一方面是需求弹性定价,餐饮店要了解菜品的需求弹性。对于需求弹性大的菜品,如普通家常菜,价格的微小变动可能导致需求量大幅变化。此时可采用薄利多销策略,适当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而对于需求弹性小的菜品,如特色稀缺海鲜料理,顾客对价格敏感度低,可适度提高价格获取较高利润。例如,在旅游旺季,景区附近的特色餐饮店可对独家秘制的特色小吃提高价格,因为游客在此时对这类特色食品的需求较为强烈且对价格相对不敏感。


另一方面是认知价值定价,通过提升顾客对菜品和服务的认知价值来定价。餐饮店可从食材品质、厨师技艺、餐厅环境、品牌形象等方面入手。如一家主打有机食材的餐厅,强调食材的天然、健康和新鲜,顾客会认为其菜品价值较高,从而愿意支付较高价格。餐厅可通过宣传推广、精美菜单设计、服务员专业介绍等方式来塑造这种认知价值,进而制定与之匹配的价格。


三、心理导向定价策略


这一策略主要利用顾客的心理特点定价。尾数定价法较为常用,将菜品价格定为以9 结尾的数字,如 19.9 元、29.9 元等。顾客往往会感觉这样的价格比整数价格比较实惠,例如一份原本定价 20 元的菜品,改为 19.9 元后,销售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另外,还有套餐组合定价。将多种菜品组合成套餐,套餐价格低于各菜品单独购买价格之和。比如,一份汉堡、薯条和可乐的套餐,单独购买可能需要30 元,而组合套餐定价 25 元,让顾客感觉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提高了客单价和销售量。


除了成本加成和差异化,餐饮店还有哪些定价策略?


餐饮店定价时,除成本加成和差异化策略外,竞争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和心理导向定价策略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合理运用这些策略,能帮助餐饮店很好地适应市场,满足顾客需求,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促进店铺的长期稳定发展。


开店资讯
扫码添加企微
扫码关注公众号
粤ICP备2021170370号-4
©深圳氢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